又是一年秋葉黃,又是一年寒冬季,冬季是各種問題存在的高發期,尤其是蛋雞的產蛋量會出現明顯下降。再加上如今蛋價持續走低,這個冬季的蛋雞養殖將充滿挑戰。
對于蛋雞養殖戶來說,冬季的蛋雞掉蛋是一個大問題,不明原因產蛋下降的問題尤為突出,例如,雞群在冬季采食量和精神正常,突然出現產蛋率下降,個別蛋顏色變淺,有軟殼,沙皮蛋出現。
大部分養殖戶對此摸不透,也存在一些治療誤區:
1.診斷失誤:很多養殖戶或獸醫判斷為溫和型流感,而致使部分養殖戶治療半月后,產蛋率猛下滑,后期蛋率回升較慢,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,藥費沒少花,還忍痛淘汰了母雞;
2.對于雞群抗體不了解:雞群抗體低,沒有及時地補充抗體,或者是亂補抗體,亂用疫苗。在發生疫情的時候,沒有及時的終止疫情蔓延,更有甚的在發現有新城疫的情況下不敢緊急接種;
3.只看表面不深剖:一定要解剖看看內臟的病變后,才能確診疾病。只有在確診后,治療加后期調理,才能控制該疾病。
蛋價不可控,但是讓蛋雞在冬季提高產能可控!
1.防寒保暖:養雞戶應保證雞舍溫度在15-23℃之間,以維持蛋雞的產蛋效率。
2.注意雞舍通風:冬季養雞戶為了保溫,往往難以做到通風的順暢和空氣的新鮮,導致雞舍二氧化碳、氨氣、氮氣過多,且濕度過大,這不但影響產蛋,也會嚴重影響雞群健康。
3.減少雞群應激:雞非常敏感,外界環境的任何變化都可能讓雞產生不安,比如喂料、免疫注射、換料、空氣、濕度、溫度、光照的改變等等。一旦應激,產蛋下降幾乎是必然的。所以,減少一切可能的應激因素是養雞戶務必要做到的。
4.增加光照時間:冬季自然光時間短,而光照是促進蛋雞產蛋的重要因素。通常以每天14到16個小時為基準,且要做到關燈和開燈的準時準點。如果光照不足,產蛋量勢必下降。
5.保持雞群的整齊度:冬季到來之前,篩檢出那些產蛋率相對較低的病雞、弱雞、殘雞及時淘汰掉,保證冬季雞舍里都是生產性能高的蛋雞,從而讓雞群相對統一,以提高整體產蛋率和飼料利用率,降低成本。
6.做好免疫與消毒:冬季疫病多發,疫病一旦到來,可就不是降低產蛋率的事兒了。所以養雞戶要做好雞舍、料槽等各個區域的消毒,并對雞群進行定期的、合理的免疫。尤其是要重點防范流感、新城疫、傳染性支氣管炎、傳染性喉氣管炎等雞病。
7.注意飼喂方法:雞群需要更多的能量用來抵御低溫,這就需要養雞戶在飼喂雞群的飼料中補充更多的能量物質。另外,冬季疫病多發,養雞戶應適當補充礦物質、多種維生素、微量元素等,以提高雞群抵抗力。